近日,由科技处科协主办,海洋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江苏省海洋学会承办的第三届河海大学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江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知水・观云・探海” 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与“海洋强国”战略,通过科普讲解提升师生科学素养,选拔优秀科普人才,来自全校的8名选手经过海选脱颖而出,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水、气象、海洋科学的知识盛宴。
大赛特别设置水科普、气象科普、海洋科普三大板块,选手们从不同维度展现科学魅力,紧扣大赛主题,将专业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内容。大禹学院王宇彤以《河网系统动力学的当前发展》为题,揭秘河流系统动力学在水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原理,展现冷门水利学科的前沿价值;未来技术学院孙一鸣通过《水润华夏:解码中国水科技的硬核力量》,解析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大国重器的科技突破,对比国际工程凸显中国水科技的战略智慧;海洋学院钟金铭在《马里亚纳海沟——人类对海洋的 “深度求索”》中,梳理百年深海探索史,以载人深潜与智能装备的突破,推翻 “深海无生命” 的传统认知;公共管理学院郝若宇从 “奶茶里的隐形水密码” 切入,通过《水不是水?揭秘藏在食物里的 “隐形水密码”》科普 “虚拟水” 概念,解读资源管理中的科学逻辑;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张智以《海洋:地球的佳酿》为喻,用幽默语言拆解海洋地貌特征与海水淡化技术,呼吁公众守护蓝色家园;海洋学院王硕在《生物入侵科普》中,以典型案例揭示外来物种对海洋生态的危害,敲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警钟;海洋学院王慧雨聚焦《“燃烧的深海”——探秘海底热浪》,解析这一少受关注的海洋现象对生态系统的连锁影响及作用机理;海洋学院秦艺典带来《察风云变幻,护船舶安澜》,解读气象导航技术如何依托数据支撑为船舶航行规划安全航线,展现科技赋能海洋安全的实践成果。经过评委从内容准确性、表达感染力、整体形象等维度的专业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传播盛会,更是学校推动科普生态建设的重要实践。科普讲解大赛是我校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举措,科技处科协将持续搭建平台,推动水、气象、海洋科学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助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科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次科普讲解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模式,激发了师生参与科普创作的热情,形成“专业知识-通俗表达-公众传播”的良性循环。未来,科技处科协将继续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策划更多兼具学术深度与传播广度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河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