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青年教师在中东特提斯沉积大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
2022-10-21
浏览次数:
391

近日,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国辉副研究员与合作者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Alastair H. F. Robertson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研究员在国际地学顶级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related evidence from clastic sediments in the Kyrenia Range, N Cyprus: Implications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erosional history and tectonics of southern Anatolia”的学术论文。

建立微地块的亲缘关系,定性恢复古气候环境和古海洋环流格局是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环冈瓦纳陆块解体、新特提斯洋形成、阿拉伯与欧亚大陆汇聚拼合以及安纳托利亚板块“侧向逃逸”等地质过程,构成了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构造格局。东地中海地处中东特提斯构造带关键区域,其间各构造地体的物源体系、陆块亲缘性及古地理格局是域内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1 地中海东部地区地质和构造纲要图

本研究以北塞浦路斯Kyrenia Range地体三叠系至上新统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期碎屑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研究,剖析了沿地体径(轴)向的物源差异;结合区域的现有地质资料(如岩浆/变质作用、古水流等),对物源区特征进行了有效限定,并对现有的构造演化模型进行了有效检验。

 

图2 北塞浦路斯地体三叠系至中上新统地层简图及锆石U-Pb年龄谱分布图

研究结果精细地勾勒了地中海东部地区三叠纪至中新世的构造古地理格局,指示区域内经历了物源区的重大转变(从南往北变为从东往西),物源体系的变化与新生盆地的建立、阿拉伯-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恢复新特提斯洋洋-陆格局以及深入认识板块俯冲碰撞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图3 东地中海区域北塞浦路斯地体三叠纪-晚中新世构造演化模型

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陈国辉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大地构造学、古地理重建和沉积盆地分析。近年来在特提斯构造域(地中海东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于《Sedimentary Geology》、《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Lithos》等国际权威期刊。

论文信息:

Chen, G., Robertson, A. H., & Wu, F. Y. (2022).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related evidence from clastic sediments in the Kyrenia Range, N Cyprus: Implications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erosional history and tectonics of southern Anatolia. Earth-Science Reviews, 233, 104167. doi: /10.1016/j.earscirev.2022.1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