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芝院士学术报告会--微-纳米尺度下金属材料动力学行为的原子-连续关联模型及算法
发布日期:
2014-10-30
浏览次数:
265
报告题目:微-纳米尺度下金属材料动力学行为的原子-连续关联模型及算法
报 告 人:崔俊芝院士
报告时间:11月4号下午3:30-5:00 报告地点:芝纶馆308
主办单位:力学与材料学院
报告摘要:
报告将介绍原子-连续关联模型(ACC Model)以及描述金属微纳米器件动力学行为的相应算法。我们定义了从原子模型过渡到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所需的重要参量,如代表体积元(RVE)、变形环境等;从这些基本参量出发,推导得到了能够描述材料基本力学行为的相关公式,如变形梯度、应力张量等。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我们对单晶铜纳米线在拉伸、弯曲加载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计算并展示了纳米线在这些荷载作用下内部应力、应变张量的非均匀性。
报告将介绍原子-连续关联模型(ACC Model)以及描述金属微纳米器件动力学行为的相应算法。我们定义了从原子模型过渡到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所需的重要参量,如代表体积元(RVE)、变形环境等;从这些基本参量出发,推导得到了能够描述材料基本力学行为的相关公式,如变形梯度、应力张量等。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我们对单晶铜纳米线在拉伸、弯曲加载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计算并展示了纳米线在这些荷载作用下内部应力、应变张量的非均匀性。
个人简介:
崔俊芝,男,1938年7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计算数学、计算力学和软件工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早年在冯康教授指导下从事有限元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1964年初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问题通用有限元程序,解决了刘家峡大坝的复杂应力分析问题;1973年首先揭示了接触体内的应力状态与加载路线的相关性,有效地解决了龚咀大坝带缝运行和运行中加固等多个工程的复杂结构应力分析难题。198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中科院重大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了“通用有限元程序系统”、“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包”、“有限元方法软件环境”、“科学和工程应用软件开发规范”等多项成果。先后有9项成果通过了部、院级鉴定或验收,作为主要成员获得部、院二等奖以上奖励六次,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部、院级一等奖各一次,四次为第一获奖人。近期主要从事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特别是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多尺度关联研究,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具有随机裂隙/节理/颗粒/空隙分布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多尺度模型与计算,以及复合材料结构服役行为分析的多尺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