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查看更多
我校科研团队在《Science...
我校科研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海洋俯冲带研究新成果
7月5日,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王毛毛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国际顶尖综合类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incoming polygonal fault systems on subduction zone and slow slip behavio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西太平洋新西兰Hikurangi俯冲带与日本南海海槽中多边形断层系统(PFSs)俯冲对增生楔构造变形与浅部慢滑移事件(SSEs)的影响机制。俯冲带发生的大地震及其造成的海啸、海底滑坡等是全球海洋中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类型。传统上认为俯冲界面断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吸收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分别为:1)粘滑,即周期性的地震快速滑动;2)蠕滑,即与板块运动速率一致的稳态滑动。但近年来,测地学与地震学观测显示俯冲带还存在多种慢地震类型,包括慢滑移事件(slow slip events, SSEs)、低频地震(Low frequency earthquakes, LVEs)、甚低频地震(Very low frequency earthquake, VLVEs)、构造震颤(tectonic trem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