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六项科技成果荣获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16浏览次数:346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我校6项科技成果分获一二等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5项科技成果获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为我校历史最好成绩,获一等奖的成果数在江苏高校中名列前茅。

此次我校获奖的六项科技成果分别是:朱跃龙教授牵头完成的“水文大数据驱动的洪水预报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刘汉龙教授牵头完成的“大面积超软地基复式负压快速固结技术开发与应用”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任立良教授牵头完成的“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驱动机制与响应机理”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吉伯海教授牵头完成的“缆索支承桥梁结构安全评估与维护新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二等奖,陈卫教授牵头完成的“河网地区饮用水水源原位控污及复合污染强化净水技术与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慧敏教授参与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洪涝孕灾环境影响研究及应用”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由教育部组织开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2014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共294项,一等奖101项,二等奖193项。据了解,2015年教育部对2009年发布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青年科学奖四种奖项。将原科技进步奖(推广类)和专利奖分别归入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新设青年科学奖,授予长期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有一定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在校青年教师,青年科学奖实行提名推荐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设一等奖、二等奖,对于特别优秀的成果可授予特等奖,青年科学奖不分等级。